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何要研制《指南》?如何扎实推进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国家教材委办公室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
二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课程教材是育人载体,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要进一步提升课程教材铸魂育人价值,必须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课程教材中,进行统筹设计、系统安排。
二是组织研制组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相关著作,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教材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情况,分析学情,把握要求,研究起草《指南》初稿。
三是广泛征求中央有关部门,有关高校,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相关学科课标修订组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修改完善。
一是明确“进什么”,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进行体系化凝练,明确学习内容范畴。
二是规划“如何进”,要坚持学段全覆盖,强化纵向一体化设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按关键课程、主干课程和其他课程分类提出落实要求,加强学科横向关联配合。
三是引导“怎么教”,要把握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小学重在启蒙,初中重在感性体验和知识学习相结合,高中重在实践体认和理论学习相结合,大学重在形成理论思维,研究生阶段重在深度探究。
4.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指南》规定进课程教材的内容有哪些?
《指南》明确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与实践贡献、方法论、理论品格和历史地位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指南》特别强调要把习总书记在地方工作的创新理念、重大实践和视察地方、学校发表的重要论述等也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指南》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阶段分别提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
《指南》加强学科横向关联配合,按关键课程、主干课程和其他课程分类提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的落实要求。
思政课程是进课程教材的主渠道和关键课程,集中讲述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是进课程教材的重要渠道和主干课程,按照学科门类分别提炼了需要重点融入的主要学习内容与要求,分专题讲述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工农医等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相关内容,强化育人立意和价值导向。